如此美好
今天讀了一篇發人省思的評論,作者寫道“誰說面子書的“六度隔閡理論”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?充其量只是把人際關係打造成冷漠的公寓單位,大家互相眺望,卻永遠不會真正走過去認識對方。傳播工具沒錯,錯的只是使用的對象。當遠東人群已懂得將社交網絡初始用途升級成對國家議題的重視,大馬人卻仍普遍沉醉在變更個人情緒與紀錄吃飯旅遊等瑣碎事”
打開面子書,朋友更新的狀態都是我到哪里玩,我吃了什麼,我現在在做什麼,我們越來越活在自己的世界,卻以為自己和世界的人都做了朋友。我自己也是如此。漸漸的,寫下的文字都是“我”的哀愁與快樂。尤其在近一年,從新聞跳到副刊,從一開始的不習慣,常跟朋友抱怨與新聞時事脫節,到現在我有時因為提早下班來不及拿夜報,或是週期沒回公司上班,真的可以完全不碰新聞。
我們對社會的關心愈加冷漠了。時間都用來上面子書看別人無關痛癢的更新狀態,就連睡前也跟你說晚安。不管值不值得開心的事情,大家也來按個讚,到底讚些什麼呢?純粹讓對方知道我有來關心你的狀況,還是真覺得那樣的生活態度很精彩?
隨著I PHONE的出現,人與人的關你愈見冷漠疏離,同一張桌子的人,紛紛拿出手機,隨時隨地上載朋友的對話,吃過什麼,處於什麼地方。同桌的人不說話,各自在面子書對話。當朋友告訴我這是他們新年聚會的氣氛,我不自禁的啊了一聲。要是我遇到這樣的聚會,我會趕快離場吧,因為我沒有I PHONE。
或許吧,面子書的世界很美好,這個世界也很美好,那我們繼續美好下去吧!
打開面子書,朋友更新的狀態都是我到哪里玩,我吃了什麼,我現在在做什麼,我們越來越活在自己的世界,卻以為自己和世界的人都做了朋友。我自己也是如此。漸漸的,寫下的文字都是“我”的哀愁與快樂。尤其在近一年,從新聞跳到副刊,從一開始的不習慣,常跟朋友抱怨與新聞時事脫節,到現在我有時因為提早下班來不及拿夜報,或是週期沒回公司上班,真的可以完全不碰新聞。
我們對社會的關心愈加冷漠了。時間都用來上面子書看別人無關痛癢的更新狀態,就連睡前也跟你說晚安。不管值不值得開心的事情,大家也來按個讚,到底讚些什麼呢?純粹讓對方知道我有來關心你的狀況,還是真覺得那樣的生活態度很精彩?
隨著I PHONE的出現,人與人的關你愈見冷漠疏離,同一張桌子的人,紛紛拿出手機,隨時隨地上載朋友的對話,吃過什麼,處於什麼地方。同桌的人不說話,各自在面子書對話。當朋友告訴我這是他們新年聚會的氣氛,我不自禁的啊了一聲。要是我遇到這樣的聚會,我會趕快離場吧,因為我沒有I PHONE。
或許吧,面子書的世界很美好,這個世界也很美好,那我們繼續美好下去吧!
Comments
现在看来,我一直都活在你说的自己的世界。
现在跟朋友聚会,没话题聊的,他们都会拿初手机wifi,不一定要iphone呀,可见人的关系老早就变得很脆弱了。。。
well
所以,我也老早就学习保持远远遥望人群。。。